北京:个性宠物好看不好养 弃养放生频发破坏生态

9月17日下午,几番折腾下,刘胤桐终于把霍营地铁站旁救助的赤狐带回了Let'slove动物安置寄养中心。身为宝贝回家宠物搜救队负责人,这已经是他5天内救助的第二只狐狸。

雪狐、赤狐、暹罗鳄……过去一段时间里,很多不常见的小动物在北京被发现。它们有的不适宜生活在城市环境中,有的不适宜生活在中国北方,有的甚至不是中国物种。

“狐狸不好养。”刘胤桐走进笼子,已经能跟里面的白狐相处融洽,但是他仍然直截了当地表示,狐狸不适合城市家养,“有些市民,觉得狐狸好看,觉得能当成狗养。有点儿味儿,勤开窗通风不就行了吗?等真养起来,发现根本不行,那个味儿受不了。”
“狐狸还是有一定野性的,跟宠物狗不一样。但是,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是一时兴起,三分钟热度,不考虑后果。”发觉狐狸不好养,怎么办?多数人选择弃养放生。

“最近这段时间频繁在北京城里出现的狐狸,我们怀疑跟前些年一次有偿领养有关。”刘胤桐回忆,大概在两年前,有大约三百多只外地饲养场的狐狸被北京的爱心人士救下,并组织了有偿领养。但后来领养者发现狐狸不好养,于是进行了大量放生。此外,通过网络渠道,也有人在售卖狐狸。

饲养场的狐狸,不具备野外生存能力,不会捕食,命运多半凄惨:“大家应该有印象,北京山区出现过几次白狐、蓝狐偷老百姓鸡吃的新闻。这些狐狸都是原来圈养的,在山里,除了饿死,就只能偷家禽吃。”

刘胤桐在北京城各处看到过狐狸、蟒蛇、鳄龟、貂等各类“异宠”,“现在大家养宠物都想讲个性,但是不想养了,放得又太随意。就说鳄龟,你放一只鳄龟到公园池塘里,它在中国没有天敌,这个池塘里的其他物种,基本上全都遭殃了。”

刘胤桐建议,在饲养宠物前,市民一定要对宠物习性有所了解,同时对自己家的环境有清醒的认识,如果发现自己实在无法饲养某种宠物,也千万不要随意丢弃,而是交给专门机构处理:“即便是普通的猫狗,也别随意放,这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