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上门喂猫”走红 但这些问题还待解决

近年来,中国城镇宠物猫数量正在逐年上涨。《2019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调查显示,2019年全国城镇宠物猫数量达4412万只,比2018年增长8.6%。宠物数量的上涨催生出丰富的宠物服务行业,上门喂养就是其中之一。

在“十一”、春节期间,铲屎官们可以通过上门喂猫解决没人照看“主子”的困扰。同时,上门喂猫服务也和其他上门服务一样,暴露出服务质量、安全等问题。

假期上门喂猫服务“供不应求”

“因为猫是有应激反应的。很多猫一旦更换了环境,生理和心理上都会产生问题。如果离开宠物超过4天,我都倾向于上门喂猫这个方式。成小姐(化名)告诉记者。

基于种种原因,“十一”假期期间的喂猫服务需求相当热烈。这家服务平台去年在上海成立,平台联合创始人Lisa告诉记者,今年“十一”共接到1000多单。“这个数字是我们在能保证投喂质量的前提下确定的,接满后仍然有很多客户询问,可以说供不应求。”Lisa说。

同样在今年“十一”期间接到大量订单的还有在北京提供上门喂猫服务的于小姐。于小姐今年才开始做宠物上门投喂服务。“大概接到六七百单吧,整个假期没怎么休息,一直都在忙。”

“不止北漂,本地人也需要上门喂猫的服务,有的人加班或者出差,还有出去旅游,需求量很大。”于小姐说。

“铲屎官”多为兼职服务 尚无行业标准

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大多数上门喂猫的人并非全职。Lisa向记者介绍,目前,平台上的“铲屎官”都不是全职员工,都另有全职工作。

除Lisa和于小姐这样具备一定规模的上门喂猫服务提供者,市场上还存在一些本身有全职工作,仅在空闲时间自由接单的个人。

记者了解到,作为一项新兴服务行业,宠物猫狗上门喂养尚缺乏相关行业标准,喂养服务的质量好坏主要由服务提供者自行控制和把握。

于小姐告诉记者,业内确实有一些商家,为了盈利不顾人手是否充足过量接单。“喂猫本身时间不是很长,但路上的时间是实实在在的。为了赶单量就要压缩喂猫时间,喂养质量可想而知。”

律师:宠物财产受损可求偿或追刑责

北京广衡律师事务所律师郭敏表示,目前,喂猫平台的形式多是用户出钱让别人去自己家里喂猫、处理猫砂。这种关系属于合法的劳务合同关系,也是雇佣关系。这个过程中如果产生因上门喂猫人员导致的宠物的伤害,则属于侵权行为,可以要求损害赔偿。

另一方面,如果用户遭受财产损失,同样构成犯罪,可以追究上门喂猫人员的盗窃罪刑事责任。不过,因为上门喂猫人员本身是经过用户允许才能进入家中,所以有别于刑法规定的入户盗窃。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