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虐待动物的行为越来越多,而且五花八门,甚至发展成为一条黑色的产业链,有虐待动物的,有拍照拍视频的,有消费……所以我认为虐待动物的行为对精神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都是一个巨大的冲击。”
全国人大代表夏吾卓玛连续三年在全国两会上建议,从法律层面对虐待动物行为进行有效制约。除呼吁反虐待动物入法外,夏吾卓玛也建议加强对宠物繁殖销售的监管,遏制虐杀动物黑色产业链的供给源头。
全国政协委员、云南省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代俊峰则指出,流浪动物具有无序性、难以控制性等特征,但这些流浪动物的形成根源其实来自家养动物。他建议,将“加强对家养动物(猫狗)的管理”具体化程序化制度化,大力支持相关方面的研究,以数据支撑事实,细化管理条目。除了健全登记审批制度、家养动物许可证制度外,还可引入芯片技术,对每一只家养动物进行芯片登记,将监护人的姓名、住址、联系方式等信息导入芯片。同时,连接《公民征信系统》,将遗弃家养动物行为纳入个人不良征信记录。
全国人大代表宁启水更关注虐待动物行为相关的施虐者、传播者、模仿者低龄化的问题。“根据反虐待动物志愿者卧底的QQ群信息和群聊天记录来看,当前参与虐猫虐狗的群体中不乏00后,不少虐待动物群里的成员过半属于00后学生群体。有的成员还将这类虐待动物视频传播给同学,严重影响青少年身心发展。”
宁启水建议,应将关爱动物主题的生命教育纳入中小学教材,根据学段不同、学生认知年龄不同,增设不同的教材进行常识学习。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