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公交遭拒 导盲犬贝贝伤心不爱出门

“上次坐公交车被拒绝后,贝贝表现得‘闷闷不乐’,也不活泼了! ”近日,大连导盲犬贝贝“带”主人乘坐公交车时,因被误以为是宠物狗,遭到了“闭门羹”,最终经过一番解释才得以乘车。为此,相关工作人员专门教授识别导盲犬的办法,以图避免盲人们再遭遇这类尴尬,伤及他们原本就脆弱的心灵。 导盲犬出门都会佩戴专用的鞍具。半岛晨报、海力网摄影记者孙振芳 乘坐公交遭拒贝贝伤心

导盲犬贝贝再次遭遇了“闭门羹”,让它的主人感觉很无奈。1月10日,贝贝“带”着主人王晓军乘坐公交车时,被当成了宠物狗,因担心危及其他乘客安全,被公交司机拒之门外。最终王晓军经过一番解释后导盲犬贝贝才得以上车。“上次被拒绝心理有了障碍,一听到出门要工作,就表现出十分不情愿。”据王晓军介绍,导盲犬遭遇拒绝后,情绪会变得低落,再去工作就会产生抵触心理。

金毛导盲犬贝贝,雄性,今年8岁,能听懂英文的指挥口令。2009年从大连导盲犬基地毕业,住在中山区南山巷的盲人王晓军领养了它,从此贝贝就成为王晓军的第二双眼睛。 导盲犬不会随意上座位

王晓军告诉记者:自从《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施行以来,通过多方宣传,市民对导盲犬认知度提高了不少,在很多公共场所也能感受到爱心人士的帮助和关怀。只是在个别时候,仍会遇到“闭门羹”的情况。“打车是最难的,很多司机认为是宠物狗,担心弄脏了车。再就是有些公共场所,如超市等地方仍将我们拒之门外。”本身就是盲人、并身兼大连盲人协会主席的杜青告诉记者,首先他很注重对狗的卫生清理,其次在乘坐出租车时导盲犬会主动站在脚踏地方,不会随意爬到座位上去。

杜青表示:“盲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也想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导盲犬是工作犬,是盲人的眼睛,不会伤害别人,希望社会能够接纳。专业人士教你三招识别导盲犬 “盲人携带导盲犬出入公共场所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相关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便利。我们对待特殊人群时,更应该表现出宽容的心态。”有网友表示,在相关法律出台的前提下,仍发生一些不尽如人意的事情让人寒心,从另一方面也可看出对特殊人群仍缺少足够的关怀,特别希望服务行业能够对导盲犬提高认知度。

中国导盲犬大连训练基地训导员王鑫告诉记者,国际通用的导盲犬的犬种主要是拉不拉多猎犬和金毛猎犬。它们温顺、聪明、安全、稳定、体形适中、无攻击人的倾向,训练合格后能够带领视力残疾人出行,躲避障碍物、车辆,引领主人安全到达目的地,是人类忠实的助手。正式“上岗工作”的导盲犬,有以下特点:

在工作状态的导盲犬,最明显的标志是身上必须佩戴导盲鞍。王鑫介绍,导盲鞍是导盲犬工作鞍,相当于工作服,使用者通过鞍柄牵引由导盲犬引路。导盲鞍是基地自有知识产权,也只有导盲犬才能使用。并且鞍柄上有个鞍标,上面标注有“导盲犬”和“工作中请勿打扰”的字样。当你在街上遇到一只正在工作的导盲犬时,请千万不要打扰它,不要和它说话,更不要用食物逗引,否则导盲犬会分散精力影响工作效果,对视障人士的人身安全带来隐患。

导盲犬的牵引链不仔细观察,从外观上与普通牵引链无异。但仔细观察会发现有个犬牌,正面刻有工作犬头像和导盲犬字样,并有犬只信息以及使用者信息等,也包括联系方式。犬牌在起到证明导盲犬作用的同时,也能保证在走失的情况下能够很快找到主人。

目前,全国投入使用上岗导盲犬共计67只,每只犬都需到当地公安机关及检疫机构办理注册。除此之外,正式毕业“上岗工作”的导盲犬,都会有一张工作证。工作证是双面信息,一面是《导盲犬工作证》上面写有犬只相关信息和犬只相片,另一面为《导盲犬使用者信息》上面同样写有使用者相关信息和使用者与犬只一起照的相片,并印有基地公章。

“到目前为止,毕业上岗工作的导盲犬,还没有一起事故发生。 ”最后,王鑫告诉记者,导盲犬绝对不会有伤狗甚至伤人的情况发生,它们都是经过训练来帮助盲人的,打个比方说如果在公交车上有人踩了导盲犬的尾巴它都不会大叫,更别说伤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