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羊毛毡手工艺人,广州女子梁思思每天需要用不同粗细的针反复戳羊毛。在她的巧手下,一团团羊毛逐渐成形,各种萌宠被逼真地还原。
至今为止,梁思思已经做了五六百个羊毛毡,其中有一半的宠物均已去世。她告诉记者,自己也养了宠物,非常能体会宠物主人的心情。“每个作品我都会用心去做,想最大限度还原宠物真实的样子,把它们送到主人的身边。”
6年前,她专门学习了羊毛毡制作方法,并为自家的猫咪“L哥”做了一个专属头像,那是她的第一个羊毛毡作品。
此后半年时间里,她开始用羊毛制作各种不同的动物,手艺逐渐精湛,慢慢开始有宠物主人找她制作羊毛毡。
为了最大限度“复活”宠物,除了对五官的精心打磨,梁思思还会用修图软件把客人发过来的宠物照片和自己制作的羊毛毡拼在一起作对比,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包括宠物的胎记等。
在她看来,每个宠物都不是完美的,都有一些小缺陷,她会把这些小缺陷做出来,还原宠物真实的样子,精修花费的时间往往比制作过程还要长。
为了纪念去世的宠物,有些客人会把收集的猫毛或狗毛寄给梁思思。她通常会把真毛放到羊毛的中间,把它们包起来后再用针戳,直到完全与羊毛融为一体。
梁思思说,每个宠物跟主人之间都有动人的故事。“有个客人养了一只串串10年,后来它走了,她跟狗狗的感情是最深的,收到羊毛毡后一下子忍不住就哭了,觉得狗狗又回来了。”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