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管理小区流浪猫泛滥?上海这个街道有方法

位于真华路388弄的中环锦园是万里街道首个文明养宠试点小区,“小区里有老人和年轻人喜欢喂猫,喂的人多了,猫的数量就不断增加。”中环锦园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顾勇贞说。

对于流浪猫,小区里爱猫人士坚持救助喂养,但极端反对派则希望“彻底杜绝”,他们认为“聚集的野猫和无序喂养野猫造成诸多环境问题”。

为切实解决这一难题,万里街道联合万里社区基金会引入第三方公益组织海棠公益,成立宠物医院联盟,在中环锦园率先试点开展“TNR+”。

所谓TNR,即抓捕(Trap),绝育(Neuter),放归(Release)。这一救助法是目前国际上较为通行的流浪猫救助方法。

“TNR的好处是控制了流浪猫的繁殖数量,绝育后的流浪猫攻击性会减小了,发情期也会变得安静,同时又不会有更多的流浪猫进入小区。”短短两周时间,宠物医院联盟已经开展过2次流浪猫集中抓捕、成功绝育与回归行动,共计7只,“我们计划在9月底前完成中环锦园所有流浪猫的绝育工作。”

但这个项目的推广并非一帆风顺,首要解决的问题是钱从哪儿来。“市面上,一只猫咪的绝育手术费用要1000-2000元,按每个小区20只流浪猫算,这也是一笔不小的预算。”为此,万里街道走访辖区宠物医院,找到5家爱心医院成立了宠物医院联盟,成员单位愿意以远低于市场的价格,进行公益性救助。万里社区基金会则负责承担这个项目的费用。

今后,如何杜绝随处投喂的乱象呢?中环锦园小区目前还通过居民自治,将投喂者变成了“治理者”。以任阿姨、陈先生为首的“喂猫团”自发组成“文明养宠志愿者队伍”,一方面主动减少投喂点,挑选了小区比较隐蔽远离居民的草地作为固定投喂点,每天只在同一时间投喂一次,避免影响小区环境卫生和扰民现象。另一方面,如发现零星的投喂者,也可由自治团队吸纳,化扰乱环境因素为治理力量。

这些做了绝育手术的流浪猫在休养期间,宠物联盟医院的医生会给每只小猫都取名字建档案,并通过各种渠道发布领养信息。如果暂时找不到主人,则会在爱猫居民的监督下放归回小区。澎湃新闻